情感教育
哈羅德·布羅基這是九月裏一個溫暖的晚上,哈佛大學裏所有的時鐘都在報時。埃爾金•史密斯學得累了,站在懷登納圖書館的臺階(寬闊的、羅馬式、不方便的臺階)上,眨着眼睛望向遠處,因爲據說這樣能讓角膜及視網膜恢復一下。他在想事情,但不是想學習上的事,而是在想戀愛、崇拜一個女生、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她腳前會是什麼感覺。他鄙視自己,因爲他擔心自己無法表現出熱忱,而他相信只有熱忱的人才配得上,其他方面全是膚淺的。他選修了英國文學、德國文學和意大利文學,還選了歷史——古代史以及中世紀史——每一科都充滿了事例,感覺那些事例在嘲笑他,因爲它們似乎說人生的意義、存在的巔峯、事件的核心,都是某種確定無疑的情感,他卻對那種情感是陌生的。對那種感情,他很可能過於理智。因此,他站在懷登納圖書館的臺階上,因爲渴望而變得極爲失常,似乎只是因爲重力,才讓他沒有散架。
他長得很高,六英尺三英寸,又瘦又高。他的頭小,頭形古怪(他的室友迪米特里有時說他長得就像一塊楔形奶酪),鷹勾鼻子。他想在比較語言學領域當一位教授,他也崇尚美。他一天到晚都在學習,有時會對自己多麼用功感到喫驚。他看電影會哭這件事出了名,他也不算缺乏運動細胞。
不知怎麼,他變得相信自己是個怪人,只有怪怪的女生纔會喜歡自己,那些根本無法把眼光放得更高的讓人同情的女生,這讓他自尊心受損。
然而命運讓他就在這天晚上,看到一位女生走上懷登納圖書館的臺階。她中等個頭,黑色短髮;她穿一件淺色短大衣,在她身後飄了起來,因爲她走得很快,幾乎是跑,但又不完全是跑;她額頭的曲線和她的眼睛讓他心旌盪漾。她很漂亮,儀態極佳,有種十分健康和自傲自滿的樣子,讓埃爾金嘆了口氣,他想到這位不是那種怪女生,她能給她喜歡的任何一個小夥子(以及他的自信)帶來難以描述的好處。她正是屬於那種女生——遠非不快樂,而是萬物皆備於我的那種——他相信她絕對不會喜歡上他。
她把書本抱在胸前,埃爾金的目光跟隨她上了臺階,他的鼻孔因爲激動而張大。她走過去,消失在懷登納圖書館裏。
“肯定會是在今年,”他看着天空想,“既然我就快十九歲了。”他伸出雙臂,樹上的葉子(隨着秋天來臨,已經開始變幹)在微風中簌簌作響。
後來的幾天裏,他又想到過那個女生一兩次,但是直到兩星期後,當他在拉德克里夫學院在卡博特堂舉辦的舞會上他再次看到她時,對她的渴望纔算紮下了根。那是一間照明不佳的公共交誼廳,一對對舞伴幾乎在是黑暗中不知疲倦地跳舞。埃爾金正在跟幫他學德語的一個女生在那裏搖擺(他跳舞跳得不好)時,看到了在懷登納圖書館見到過的那個身影。下首舞曲開始時,他穿過一對對舞伴去找她,要從別人那裏把她搶過來,但是走近她時,他轉身走到牆邊,在那裏調整呼吸,意識到自己是嚇壞了。
這次對他打擊極深。知道自己害怕那個女生,他又對她充滿了渴望,就像那些覺得自己是懦夫的人渴望參戰,好證明自己並非懦夫。要麼是出於別的原因。那個女生貌美驚人,她的樣子中有種年輕、驕傲、純潔的感覺,令人心動。
但是無論原因何在,他的確開始認真地想她。他讀書時每次遇到遇到某些詞(“愛人”是其一,“美麗”又是一個,其餘的你可以猜到)時,她都在五彩雲端冉冉升起。他寫了篇論文,關於“吟遊詩人作品中無望得到之愛人”。他去上課走過校園時,他的眼睛緊張地轉動,從不歇息,在每條小路上一張一張臉看過去,希望能看到她。事實上,他走路去上課時,顯得很是魂不守舍,以至於他的朋友問他感覺是不是生病了,這讓他感到開心,這樣過了頭一兩次後,他回答說他的確是,他害了相思病。
晚上去餐廳喫晚飯之前,他會穿上浴袍,溜去亞當斯宿舍樓的地下游泳池。在那裏,在木樑下,他會生氣地從泳池的一頭游到另一頭,越遊越快,直到胳膊感到痠疼。然後他會去衝個涼水澡。
他睡覺時,夢到了大屠殺、馬和開得飛快的汽車。他去看法語電影,把膝蓋在前方座位上磨。他嘲笑自己,決定戒掉這個荒唐的習慣,不要一天到晚去想他還沒能結識的這位女生,但不是很成功。最後他向自己承認愛上了她。一天夜裏,他躺在自己的下層鋪位上,迪米特里在他上方發出沉重的呼吸聲,他的眼裏湧出淚水,因爲他很傻,的確渴望那個女生。他只見過她四次,兩次是前面提到的,兩次是另外的。
在讓自己安於一種永遠渴望的狀態後——這是在效仿但丁——他感覺平靜了一點,用一種悲傷的學者式眼睛來看待世界。然而這種平衡未能持續很久。十一月時,迪米特里開始跟拉德克利夫學院的一個名叫費利西亞的女生好上了。高年級學生下午可以帶女生去宿舍,只要他們爲她們在校警那裏登記,那位校警坐在宿舍大門口旁邊的一個小房間裏,走的時候再登記。總是有可能校警會來宿舍查房,但即使在昏暗的十二月的下午,穿得嚴嚴實實的迪米特里還是會去懷登納圖書館尋找埃爾金,要他六點鐘後再回去,因爲迪米特里要帶費利西亞去宿舍。埃爾金會坐在他的書本前,麻木得看不進去書,他的上脣和前額上沁出細細的汗珠。
有一次他回到房間,發現迪米特里躺在壁爐裏的火堆前面,用來燒火的,是迪米特里的課堂筆記。“哦,天哪,我真討厭你那張醜陋的面孔!”迪米特里說,可是埃爾金懂他的意思:此時,是埃爾金而不是費利西亞是件大不該的事。他踮着腳走過房間去掛好外套,然後又踮着腳出來。
一月份,就在剛考完試後,埃爾金因爲流感而病倒了,他渾身無力。病好後,他感覺自己被清洗和淨化過。他幾乎沒怎麼再去想那個女生。
但是二月裏一個陽光燦爛卻寒冷的早上,埃爾金看到她站在塞弗爾大樓前面。她穿着藍色長筒羊毛襪,正在跟一個身穿浣熊皮大衣、一臉青春痘的男生聊天。埃爾金突然轉身進了塞弗爾大樓,在走廊上一直等到鈴響。那個女生進來了,埃爾金跟着她上樓進了一間教堂,他坐在離她有三排的地方。那是布什教授開的十七世紀玄學派詩歌課。那天下午,埃爾金去申請並得到了許可,從維多利亞時期小說轉到了那門課。
埃爾金坐在亞當斯宿舍樓前面的臺階上,用手捂着臉。“天哪!”他對自己說,“我愛她。”他現在想知道他跟她最終會有什麼結果。
他長得很高,六英尺三英寸,又瘦又高。他的頭小,頭形古怪(他的室友迪米特里有時說他長得就像一塊楔形奶酪),鷹勾鼻子。他想在比較語言學領域當一位教授,他也崇尚美。他一天到晚都在學習,有時會對自己多麼用功感到喫驚。他看電影會哭這件事出了名,他也不算缺乏運動細胞。
不知怎麼,他變得相信自己是個怪人,只有怪怪的女生纔會喜歡自己,那些根本無法把眼光放得更高的讓人同情的女生,這讓他自尊心受損。
然而命運讓他就在這天晚上,看到一位女生走上懷登納圖書館的臺階。她中等個頭,黑色短髮;她穿一件淺色短大衣,在她身後飄了起來,因爲她走得很快,幾乎是跑,但又不完全是跑;她額頭的曲線和她的眼睛讓他心旌盪漾。她很漂亮,儀態極佳,有種十分健康和自傲自滿的樣子,讓埃爾金嘆了口氣,他想到這位不是那種怪女生,她能給她喜歡的任何一個小夥子(以及他的自信)帶來難以描述的好處。她正是屬於那種女生——遠非不快樂,而是萬物皆備於我的那種——他相信她絕對不會喜歡上他。
她把書本抱在胸前,埃爾金的目光跟隨她上了臺階,他的鼻孔因爲激動而張大。她走過去,消失在懷登納圖書館裏。
“肯定會是在今年,”他看着天空想,“既然我就快十九歲了。”他伸出雙臂,樹上的葉子(隨着秋天來臨,已經開始變幹)在微風中簌簌作響。
後來的幾天裏,他又想到過那個女生一兩次,但是直到兩星期後,當他在拉德克里夫學院在卡博特堂舉辦的舞會上他再次看到她時,對她的渴望纔算紮下了根。那是一間照明不佳的公共交誼廳,一對對舞伴幾乎在是黑暗中不知疲倦地跳舞。埃爾金正在跟幫他學德語的一個女生在那裏搖擺(他跳舞跳得不好)時,看到了在懷登納圖書館見到過的那個身影。下首舞曲開始時,他穿過一對對舞伴去找她,要從別人那裏把她搶過來,但是走近她時,他轉身走到牆邊,在那裏調整呼吸,意識到自己是嚇壞了。
這次對他打擊極深。知道自己害怕那個女生,他又對她充滿了渴望,就像那些覺得自己是懦夫的人渴望參戰,好證明自己並非懦夫。要麼是出於別的原因。那個女生貌美驚人,她的樣子中有種年輕、驕傲、純潔的感覺,令人心動。
但是無論原因何在,他的確開始認真地想她。他讀書時每次遇到遇到某些詞(“愛人”是其一,“美麗”又是一個,其餘的你可以猜到)時,她都在五彩雲端冉冉升起。他寫了篇論文,關於“吟遊詩人作品中無望得到之愛人”。他去上課走過校園時,他的眼睛緊張地轉動,從不歇息,在每條小路上一張一張臉看過去,希望能看到她。事實上,他走路去上課時,顯得很是魂不守舍,以至於他的朋友問他感覺是不是生病了,這讓他感到開心,這樣過了頭一兩次後,他回答說他的確是,他害了相思病。
晚上去餐廳喫晚飯之前,他會穿上浴袍,溜去亞當斯宿舍樓的地下游泳池。在那裏,在木樑下,他會生氣地從泳池的一頭游到另一頭,越遊越快,直到胳膊感到痠疼。然後他會去衝個涼水澡。
他睡覺時,夢到了大屠殺、馬和開得飛快的汽車。他去看法語電影,把膝蓋在前方座位上磨。他嘲笑自己,決定戒掉這個荒唐的習慣,不要一天到晚去想他還沒能結識的這位女生,但不是很成功。最後他向自己承認愛上了她。一天夜裏,他躺在自己的下層鋪位上,迪米特里在他上方發出沉重的呼吸聲,他的眼裏湧出淚水,因爲他很傻,的確渴望那個女生。他只見過她四次,兩次是前面提到的,兩次是另外的。
在讓自己安於一種永遠渴望的狀態後——這是在效仿但丁——他感覺平靜了一點,用一種悲傷的學者式眼睛來看待世界。然而這種平衡未能持續很久。十一月時,迪米特里開始跟拉德克利夫學院的一個名叫費利西亞的女生好上了。高年級學生下午可以帶女生去宿舍,只要他們爲她們在校警那裏登記,那位校警坐在宿舍大門口旁邊的一個小房間裏,走的時候再登記。總是有可能校警會來宿舍查房,但即使在昏暗的十二月的下午,穿得嚴嚴實實的迪米特里還是會去懷登納圖書館尋找埃爾金,要他六點鐘後再回去,因爲迪米特里要帶費利西亞去宿舍。埃爾金會坐在他的書本前,麻木得看不進去書,他的上脣和前額上沁出細細的汗珠。
有一次他回到房間,發現迪米特里躺在壁爐裏的火堆前面,用來燒火的,是迪米特里的課堂筆記。“哦,天哪,我真討厭你那張醜陋的面孔!”迪米特里說,可是埃爾金懂他的意思:此時,是埃爾金而不是費利西亞是件大不該的事。他踮着腳走過房間去掛好外套,然後又踮着腳出來。
一月份,就在剛考完試後,埃爾金因爲流感而病倒了,他渾身無力。病好後,他感覺自己被清洗和淨化過。他幾乎沒怎麼再去想那個女生。
但是二月裏一個陽光燦爛卻寒冷的早上,埃爾金看到她站在塞弗爾大樓前面。她穿着藍色長筒羊毛襪,正在跟一個身穿浣熊皮大衣、一臉青春痘的男生聊天。埃爾金突然轉身進了塞弗爾大樓,在走廊上一直等到鈴響。那個女生進來了,埃爾金跟着她上樓進了一間教堂,他坐在離她有三排的地方。那是布什教授開的十七世紀玄學派詩歌課。那天下午,埃爾金去申請並得到了許可,從維多利亞時期小說轉到了那門課。
埃爾金坐在亞當斯宿舍樓前面的臺階上,用手捂着臉。“天哪!”他對自己說,“我愛她。”他現在想知道他跟她最終會有什麼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