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偉大的科幻小說
埃裏克.斯通恩特我把剛來的退稿信胡亂地和以前的退稿信放在了一起。望着這沓足足十釐米厚的廢紙,我突然覺得一陣絕望,也許我真的就不是當科幻作家的料——不管怎麼說,我還在給一家新興的量子計算公司幹活呢,這活兒本身就幾乎是科幻了,雖然我實際做的只不過是管理網站。也許我離科幻最近也只能到這地步了。
第二天,在辦公室附近的一個餐館,我一邊舀着薄荷奶昔,一邊對卡勒布(我的同事,一位量子迴路專家)說:“我覺得這輩子甭想指望我的名字上雜誌了。”
“別放棄,”他說,“你是個很棒的作家。”他讀過我的幾篇小說,幫我檢查有沒有哪些地方的科學部分弄錯了。
我聳聳肩,“如果我不寫編輯想要的東西,再棒也白搭。”
“爲啥不寫呢?”
“可是我根本不知道編輯喜歡什麼。”我說。
“這麼說,這是主觀判斷了。”卡勒布若有所思地嚼着漢堡。
“是啊,一個編輯覺得根本不值得發表的東西,在另一個編輯看來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幻小說。只是憑我的運氣,喜歡我文章的編輯大概還沒出生吧。”
“不,不,”卡勒布說,“你需要的是一篇能夠自己適應編輯口味的小說。”
“我剛告訴過你。我根本不知道怎麼寫他們想要的東西。”我說。
“沒錯。”卡勒布從口袋裏掏出一支筆,隨手在紙巾上畫了條曲線,“這事兒是個概率函數。正確的文字組合能讓他們買下你的小說,而錯誤的組合意味着他們不買。”
“也許吧。”我不大相信地說。
“我們的量子計算機就能處理它。”他草草寫下一個方程,“哦,夥計,這玩意會掀起一場出版業革命的。”
我茫然地盯着他,“你在說什麼啊?”
他說,“想象一下你打開一本書,從第一個字開始,每一個字都是你希望讀到的,人物讓你着迷愛戀,情節讓你熱血沸騰……”
“那很好啊。”我說。
“然後另一個人打開他手中的同一本書,而這本書對他而言也是完美的。可是如果你比較兩本書的話,二者的詞句是不一樣的,連故事情節和人物都不一樣。”
我皺起了眉頭,“你是說,弄一本電子書,根據個人喜好而自動改變內容?”
“不,這本書是印在紙上的,但是它的文本卻是用量子計算機創作出來的。利用程序製造一個量子概率波函數,直到有人去觀測書裏的內容時,函數纔會坍縮。”卡勒布身子往後一仰,面帶滿意的笑容。
“而當函數坍縮時……”我說,還不太明白這意味着什麼。
“對於那個使之坍縮的人而言,書就會變成有史以來最好的書。這真是天才的主意!”卡勒布身體前傾,“你願意成爲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幻小說的作者嗎?”
我盯着打印機裏面朝下擱着的一摞紙,“你確信我不能看一眼嗎?就看一眼。”
“如果你看了的話,”卡勒布說,“函數就會坍縮,故事就會變成你眼中最好的小說,而不是編輯眼中的。他必須第一個看到。”
“連看看標題都不行嗎?”我覺得有點尷尬,遞一篇小說給編輯,自己卻對它一無所知——雖然卡勒布向我保證,我依然算得上是作者,畢竟沒有我的幫助,計算機不可能自己編一個程序去生成科幻小說的概率波函數。
“不行。”他說,“我已經在打印稿裏硬編碼了你的名字和聯繫方式,但是餘下的部分都是未知的,直到編輯看到它爲止。”我嘆了口氣,把稿子塞進牛皮紙信封,封上口。
兩個月之後,我收到了回郵信封。“打開吧,”卡勒布看着信封說,“我敢肯定這次接受了。”
我打開了它。
“讀出來。”卡勒布說。
我掃過我的姓名,念出聲來,“在我看來,這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幻小說。”我的心臟要跳出嗓子眼了,“這無疑是你投過的所有小說中最好的一篇,可是你到底發什麼昏,居然以爲你能一字不動地把阿西莫夫的《日暮》照抄過來還不被發現嗎?”
第二天,在辦公室附近的一個餐館,我一邊舀着薄荷奶昔,一邊對卡勒布(我的同事,一位量子迴路專家)說:“我覺得這輩子甭想指望我的名字上雜誌了。”
“別放棄,”他說,“你是個很棒的作家。”他讀過我的幾篇小說,幫我檢查有沒有哪些地方的科學部分弄錯了。
我聳聳肩,“如果我不寫編輯想要的東西,再棒也白搭。”
“爲啥不寫呢?”
“可是我根本不知道編輯喜歡什麼。”我說。
“這麼說,這是主觀判斷了。”卡勒布若有所思地嚼着漢堡。
“是啊,一個編輯覺得根本不值得發表的東西,在另一個編輯看來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幻小說。只是憑我的運氣,喜歡我文章的編輯大概還沒出生吧。”
“不,不,”卡勒布說,“你需要的是一篇能夠自己適應編輯口味的小說。”
“我剛告訴過你。我根本不知道怎麼寫他們想要的東西。”我說。
“沒錯。”卡勒布從口袋裏掏出一支筆,隨手在紙巾上畫了條曲線,“這事兒是個概率函數。正確的文字組合能讓他們買下你的小說,而錯誤的組合意味着他們不買。”
“也許吧。”我不大相信地說。
“我們的量子計算機就能處理它。”他草草寫下一個方程,“哦,夥計,這玩意會掀起一場出版業革命的。”
我茫然地盯着他,“你在說什麼啊?”
他說,“想象一下你打開一本書,從第一個字開始,每一個字都是你希望讀到的,人物讓你着迷愛戀,情節讓你熱血沸騰……”
“那很好啊。”我說。
“然後另一個人打開他手中的同一本書,而這本書對他而言也是完美的。可是如果你比較兩本書的話,二者的詞句是不一樣的,連故事情節和人物都不一樣。”
我皺起了眉頭,“你是說,弄一本電子書,根據個人喜好而自動改變內容?”
“不,這本書是印在紙上的,但是它的文本卻是用量子計算機創作出來的。利用程序製造一個量子概率波函數,直到有人去觀測書裏的內容時,函數纔會坍縮。”卡勒布身子往後一仰,面帶滿意的笑容。
“而當函數坍縮時……”我說,還不太明白這意味着什麼。
“對於那個使之坍縮的人而言,書就會變成有史以來最好的書。這真是天才的主意!”卡勒布身體前傾,“你願意成爲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幻小說的作者嗎?”
我盯着打印機裏面朝下擱着的一摞紙,“你確信我不能看一眼嗎?就看一眼。”
“如果你看了的話,”卡勒布說,“函數就會坍縮,故事就會變成你眼中最好的小說,而不是編輯眼中的。他必須第一個看到。”
“連看看標題都不行嗎?”我覺得有點尷尬,遞一篇小說給編輯,自己卻對它一無所知——雖然卡勒布向我保證,我依然算得上是作者,畢竟沒有我的幫助,計算機不可能自己編一個程序去生成科幻小說的概率波函數。
“不行。”他說,“我已經在打印稿裏硬編碼了你的名字和聯繫方式,但是餘下的部分都是未知的,直到編輯看到它爲止。”我嘆了口氣,把稿子塞進牛皮紙信封,封上口。
兩個月之後,我收到了回郵信封。“打開吧,”卡勒布看着信封說,“我敢肯定這次接受了。”
我打開了它。
“讀出來。”卡勒布說。
我掃過我的姓名,念出聲來,“在我看來,這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幻小說。”我的心臟要跳出嗓子眼了,“這無疑是你投過的所有小說中最好的一篇,可是你到底發什麼昏,居然以爲你能一字不動地把阿西莫夫的《日暮》照抄過來還不被發現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