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海明威
加西亞.馬爾克斯我一眼就把他認出來了,那是1957年巴黎一個春雨的日子,他和妻子瑪麗·威爾許經過聖米榭勒大道。他在對街往盧森堡公園的方向走,穿着破舊的牛仔褲、格子襯衫,戴一頂棒球帽。惟一看起來跟他不搭調的是一副小圓金屬框眼鏡,彷彿很年輕就當上祖父似的。他已經59歲了,體格壯碩,想不看見都不行,他無疑想表現出粗獷的味道,可惜沒有給人這種感覺,他的臀部很窄,粗糙的伐木靴上方是一雙略顯瘦削的腿。在舊書攤和索邦大學出來的大批學子當中,他顯得生氣蓬勃,想不到四年後他就去世了。
好像總是這樣,在一剎那間,我發現自己被分成了兩個角色,而且在相互競爭。我不知道該上前去請他接受訪問,還是過街去向他表達我對他無限的景仰。但不管怎麼做對我來說都很不容易。當時我和現在一樣,說得一口幼稚園英語,也不清楚他的鬥牛士西班牙語說得怎麼樣。爲了不要破壞這一刻,我兩樣都沒做,只像人猿泰山那樣用雙手圈在嘴巴外面,向對街的人行道大喊:“大——大——大師!”海明威明白在衆多學生中不會有第二個大師,就轉過頭來,舉起手用卡斯蒂亞語像小孩子似地對我大叫:“再見,朋友!”以後我再也沒見過他。
當時我28歲,是報社從業人員,在哥倫比亞出版過一本小說,得了一個文學獎,可是仍在巴黎漫無目的地飄蕩着。我景仰的大師是兩位極爲不同的北美洲小說家。當年他們的作品只要出版過的我一律沒放過,但我不是把他們當作互補性的讀物,而是兩種南轅北轍截然不同的文學創作形式。一位是威廉·福克納,我一直無緣見到他,只能想像他是卡爾迪埃·布勒松拍的那張著名肖像中的模樣,在兩隻白狗旁邊,穿着襯衫在手臂上抓癢的農夫。另一位就是在對街和我說再見,立刻又消失在人羣中的人,留給我一種感覺,曾經有什麼已經出現在我的生命裏,而且從來沒有消失過。
不知道是誰說過,小說家讀其他人的小說,只是爲了揣摩人家是怎麼寫的。我相信此言不假。我們不滿意書頁上暴露出來的祕訣:甚至把書翻過來檢查它的接縫。不知道爲什麼,我們把書拆到不能再拆,直到我們瞭解作者個人的寫作模式,再裝回去。但這樣分析福克納的小說,就未免令人氣餒,他似乎沒有一個有機的寫作模式,反而是在他的聖經世界裏瞎闖,彷彿在一個擺滿水晶的店裏放開一羣山羊。分解他的作品,感覺就像一堆剩下的彈簧和螺絲,根本不可能再組合成原來的樣子。對比之下,海明威雖然比不上福克納的發人深省、熱情和瘋狂,卻嚴謹過人,零件就像貨車的螺絲一樣看得清清楚楚。也許就因爲這樣,福克納啓發了我的靈魂,海明威卻是對我的寫作技巧影響最大的人——不僅是他的著作,還有他對寫作方法與技巧的驚人知識。《巴黎評論》登的那篇他和喬治·普林頓歷史性的訪談中,他揭示了一套和浪漫時期創作理念相反的說法:經濟的不虞匱乏和健康的身體對寫作有幫助;最大難題就是把文字配置妥當;當你覺得下筆不如過去容易,應該重讀自己的作品,好記起寫作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;只要沒有訪客和電話,哪裏都可以寫作;常有人說新聞會扼殺一個作家,其實正好相反,只要能趕快把新聞那一套丟開,倒可以成就一個作家。他說:“一旦寫作上了癮,成爲最大的樂趣,不到死的那天是不會停筆的。”最後他的經驗發現,除非知道第二天要從哪裏接下去,否則不能中斷每天的工作。我認爲這是對寫作最有用的忠告。作家最可怕的夢魘就是早上面對空白稿紙的痛苦,他這番話無異於一貼萬靈丹。
海明威的作品全都顯現了他如曇花一現般燦爛的精神。這是可以理解的。他對技巧那種嚴格的掌控所建構出的內在張力,在長篇小說廣泛而冒險的範圍中無法維繫下去。這是他出類拔萃的特質,也是他不該企圖逾越的侷限。就因爲如此,海明威的余文贅語比其他作家的更顯眼,他的小說就像是寫過了頭,比例不相稱的短篇小說。對比之下,他的短篇小說最大的優點就是讓你覺得少了什麼,這也正是其神祕優美之所在。當代大作家博爾赫斯也有同樣的侷限,但他懂得不要貿然逾越。
弗朗西斯·麥康伯一槍射死獅子,可以說給讀者上了一堂打獵課,但也正是寫作方法的總結。海明威在一篇短篇小說中描寫一頭來自裏瑞亞的公牛,從頭牛士胸前擦過,又像“轉角的貓”似地快速跑回來。容我斗膽一言,我相信這樣的觀察,就是那種最偉大的作家纔會冒出來的傻氣小靈感。海明威的作品充滿了這種簡單而令人目眩的發現,顯示此時他已經調整了他對文學寫作的定義:文學創作猶如冰山,有八分之七的體積在下面支撐,纔會紮實。
對技巧的自覺無疑是海明威無法以長篇小說著稱,而以較工整的短篇小說揚名立萬的理由。談到《喪鐘爲誰而鳴》,他說並沒預先計劃好故事架構,而是每天邊寫邊想。這用不着他說,看也看得出來。對比之下,他那些即興創作的短篇小說卻無懈可擊。就像某個5月天因爲暴風雪,使得聖伊西德羅慶典的鬥牛表演被迫取消,那天下午他在馬德里的自助式公寓寫了三個短篇小說,據他自己跟喬治·普林頓說,這三篇分別是《殺人者》、《十個印第安人》和《今天是星期五》,全都非常嚴謹。照這樣說來,我個人覺得他的功力最施展不開的作品是短篇小說《雨中的貓》。
雖然這對他的命運似乎是一大嘲諷,我倒覺得他最迷人最人性的作品就是他最不成功的長篇小說:《過河入林》。就像他本人透露的,這原本是一篇短篇小說,不料誤打誤撞成了長篇小說,很難理解以他如此卓越的技巧,會出現這麼多結構上的缺失和方法上的錯誤,極不自然,甚至矯揉造作的對話,竟然出自文學史上的巨匠之一。此書在1950年出版,遭到嚴厲批評,但這些書評是錯誤的。海明威深感傷痛,從哈瓦那發了一封措詞激烈的電報來爲自己辯護,像他這種地位的作家,這麼做似乎有損顏面。這不只是他最好的作品,也是最具個人色彩的長篇小說。他在某一秋天的黎明寫下此書,對過往那些一去不回的歲月帶着強烈的懷念,也強烈地預感到自己沒幾年好活了。他過去的作品儘管美麗而溫柔,卻沒有注入多少個人色彩,或清晰傳達他作品和人生最根本的情懷:勝利之無用。書中主角的死亡表面上平靜而自然,其實變相預示了海明威後來以自殺終結自己的一生。
長年閱讀一位作家的作品,對他又如此熱愛,會讓人分不清小說和現實。曾有許多日子,我在聖米榭勒廣場的咖啡廳看上老久的書,覺得這裏愉快、溫暖、友善、適合寫作,我總希望能再度發現那個漂亮清新,頭髮像烏鴉翅膀一樣斜過臉龐的女孩,海明威用文筆中的那種無情的佔有力量,爲她寫道:“你屬於我,巴黎屬於我。”他所描寫的一切,他曾擁有的每一刻都永遠屬於他。每回經過歐德翁大道12號,就會看到他和西爾維亞·畢奇在一家現在早就變了樣的書店聊天消磨時間,直到傍晚6點,詹姆斯·喬伊斯可能正好經過。在肯亞平原,纔看了一次,那些水牛和獅子還有最祕密的打獵祕訣就歸他所有了,鬥牛士、拳擊手、藝術家和槍手,一出現就納入他的麾下。意大利、西班牙、古巴,大半個地球的地方,只要提過,就給他侵佔了。哈瓦那附近的小村子寇吉馬是《老人與海》那個孤獨漁夫的家,村裏有塊紀念老漁夫英勇事蹟的匾額,伴隨着海明威的箔金半身像。費加德拉維吉亞是海明威在古巴的避難所,他死前沒多久還在那兒住過,陰涼樹下的房子還保持原狀,裏面有他各式各樣的藏書、打獵的戰利品、寫作臺、他巨大的肖像剪影,還有他周遊列國收集來的小飾品,這些都是屬於他的,但凡曾被他擁有的,就讓他賦予了靈魂,在他死後,帶着這種靈魂,單獨活在世上。
幾年前,我有緣坐上了卡斯特羅的車,他是一個孜孜不倦的文學讀者,我在座位上看到一本紅皮小書。卡斯特羅告訴我:“這是我景仰的大師海明威。”真的,海明威在死後20年依然在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,就像那個早晨一樣永恆不滅然而又曇花一現,那應該是個5月天,他隔着聖米榭勒大道對我說:“再見,朋友。”
好像總是這樣,在一剎那間,我發現自己被分成了兩個角色,而且在相互競爭。我不知道該上前去請他接受訪問,還是過街去向他表達我對他無限的景仰。但不管怎麼做對我來說都很不容易。當時我和現在一樣,說得一口幼稚園英語,也不清楚他的鬥牛士西班牙語說得怎麼樣。爲了不要破壞這一刻,我兩樣都沒做,只像人猿泰山那樣用雙手圈在嘴巴外面,向對街的人行道大喊:“大——大——大師!”海明威明白在衆多學生中不會有第二個大師,就轉過頭來,舉起手用卡斯蒂亞語像小孩子似地對我大叫:“再見,朋友!”以後我再也沒見過他。
當時我28歲,是報社從業人員,在哥倫比亞出版過一本小說,得了一個文學獎,可是仍在巴黎漫無目的地飄蕩着。我景仰的大師是兩位極爲不同的北美洲小說家。當年他們的作品只要出版過的我一律沒放過,但我不是把他們當作互補性的讀物,而是兩種南轅北轍截然不同的文學創作形式。一位是威廉·福克納,我一直無緣見到他,只能想像他是卡爾迪埃·布勒松拍的那張著名肖像中的模樣,在兩隻白狗旁邊,穿着襯衫在手臂上抓癢的農夫。另一位就是在對街和我說再見,立刻又消失在人羣中的人,留給我一種感覺,曾經有什麼已經出現在我的生命裏,而且從來沒有消失過。
不知道是誰說過,小說家讀其他人的小說,只是爲了揣摩人家是怎麼寫的。我相信此言不假。我們不滿意書頁上暴露出來的祕訣:甚至把書翻過來檢查它的接縫。不知道爲什麼,我們把書拆到不能再拆,直到我們瞭解作者個人的寫作模式,再裝回去。但這樣分析福克納的小說,就未免令人氣餒,他似乎沒有一個有機的寫作模式,反而是在他的聖經世界裏瞎闖,彷彿在一個擺滿水晶的店裏放開一羣山羊。分解他的作品,感覺就像一堆剩下的彈簧和螺絲,根本不可能再組合成原來的樣子。對比之下,海明威雖然比不上福克納的發人深省、熱情和瘋狂,卻嚴謹過人,零件就像貨車的螺絲一樣看得清清楚楚。也許就因爲這樣,福克納啓發了我的靈魂,海明威卻是對我的寫作技巧影響最大的人——不僅是他的著作,還有他對寫作方法與技巧的驚人知識。《巴黎評論》登的那篇他和喬治·普林頓歷史性的訪談中,他揭示了一套和浪漫時期創作理念相反的說法:經濟的不虞匱乏和健康的身體對寫作有幫助;最大難題就是把文字配置妥當;當你覺得下筆不如過去容易,應該重讀自己的作品,好記起寫作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;只要沒有訪客和電話,哪裏都可以寫作;常有人說新聞會扼殺一個作家,其實正好相反,只要能趕快把新聞那一套丟開,倒可以成就一個作家。他說:“一旦寫作上了癮,成爲最大的樂趣,不到死的那天是不會停筆的。”最後他的經驗發現,除非知道第二天要從哪裏接下去,否則不能中斷每天的工作。我認爲這是對寫作最有用的忠告。作家最可怕的夢魘就是早上面對空白稿紙的痛苦,他這番話無異於一貼萬靈丹。
海明威的作品全都顯現了他如曇花一現般燦爛的精神。這是可以理解的。他對技巧那種嚴格的掌控所建構出的內在張力,在長篇小說廣泛而冒險的範圍中無法維繫下去。這是他出類拔萃的特質,也是他不該企圖逾越的侷限。就因爲如此,海明威的余文贅語比其他作家的更顯眼,他的小說就像是寫過了頭,比例不相稱的短篇小說。對比之下,他的短篇小說最大的優點就是讓你覺得少了什麼,這也正是其神祕優美之所在。當代大作家博爾赫斯也有同樣的侷限,但他懂得不要貿然逾越。
弗朗西斯·麥康伯一槍射死獅子,可以說給讀者上了一堂打獵課,但也正是寫作方法的總結。海明威在一篇短篇小說中描寫一頭來自裏瑞亞的公牛,從頭牛士胸前擦過,又像“轉角的貓”似地快速跑回來。容我斗膽一言,我相信這樣的觀察,就是那種最偉大的作家纔會冒出來的傻氣小靈感。海明威的作品充滿了這種簡單而令人目眩的發現,顯示此時他已經調整了他對文學寫作的定義:文學創作猶如冰山,有八分之七的體積在下面支撐,纔會紮實。
對技巧的自覺無疑是海明威無法以長篇小說著稱,而以較工整的短篇小說揚名立萬的理由。談到《喪鐘爲誰而鳴》,他說並沒預先計劃好故事架構,而是每天邊寫邊想。這用不着他說,看也看得出來。對比之下,他那些即興創作的短篇小說卻無懈可擊。就像某個5月天因爲暴風雪,使得聖伊西德羅慶典的鬥牛表演被迫取消,那天下午他在馬德里的自助式公寓寫了三個短篇小說,據他自己跟喬治·普林頓說,這三篇分別是《殺人者》、《十個印第安人》和《今天是星期五》,全都非常嚴謹。照這樣說來,我個人覺得他的功力最施展不開的作品是短篇小說《雨中的貓》。
雖然這對他的命運似乎是一大嘲諷,我倒覺得他最迷人最人性的作品就是他最不成功的長篇小說:《過河入林》。就像他本人透露的,這原本是一篇短篇小說,不料誤打誤撞成了長篇小說,很難理解以他如此卓越的技巧,會出現這麼多結構上的缺失和方法上的錯誤,極不自然,甚至矯揉造作的對話,竟然出自文學史上的巨匠之一。此書在1950年出版,遭到嚴厲批評,但這些書評是錯誤的。海明威深感傷痛,從哈瓦那發了一封措詞激烈的電報來爲自己辯護,像他這種地位的作家,這麼做似乎有損顏面。這不只是他最好的作品,也是最具個人色彩的長篇小說。他在某一秋天的黎明寫下此書,對過往那些一去不回的歲月帶着強烈的懷念,也強烈地預感到自己沒幾年好活了。他過去的作品儘管美麗而溫柔,卻沒有注入多少個人色彩,或清晰傳達他作品和人生最根本的情懷:勝利之無用。書中主角的死亡表面上平靜而自然,其實變相預示了海明威後來以自殺終結自己的一生。
長年閱讀一位作家的作品,對他又如此熱愛,會讓人分不清小說和現實。曾有許多日子,我在聖米榭勒廣場的咖啡廳看上老久的書,覺得這裏愉快、溫暖、友善、適合寫作,我總希望能再度發現那個漂亮清新,頭髮像烏鴉翅膀一樣斜過臉龐的女孩,海明威用文筆中的那種無情的佔有力量,爲她寫道:“你屬於我,巴黎屬於我。”他所描寫的一切,他曾擁有的每一刻都永遠屬於他。每回經過歐德翁大道12號,就會看到他和西爾維亞·畢奇在一家現在早就變了樣的書店聊天消磨時間,直到傍晚6點,詹姆斯·喬伊斯可能正好經過。在肯亞平原,纔看了一次,那些水牛和獅子還有最祕密的打獵祕訣就歸他所有了,鬥牛士、拳擊手、藝術家和槍手,一出現就納入他的麾下。意大利、西班牙、古巴,大半個地球的地方,只要提過,就給他侵佔了。哈瓦那附近的小村子寇吉馬是《老人與海》那個孤獨漁夫的家,村裏有塊紀念老漁夫英勇事蹟的匾額,伴隨着海明威的箔金半身像。費加德拉維吉亞是海明威在古巴的避難所,他死前沒多久還在那兒住過,陰涼樹下的房子還保持原狀,裏面有他各式各樣的藏書、打獵的戰利品、寫作臺、他巨大的肖像剪影,還有他周遊列國收集來的小飾品,這些都是屬於他的,但凡曾被他擁有的,就讓他賦予了靈魂,在他死後,帶着這種靈魂,單獨活在世上。
幾年前,我有緣坐上了卡斯特羅的車,他是一個孜孜不倦的文學讀者,我在座位上看到一本紅皮小書。卡斯特羅告訴我:“這是我景仰的大師海明威。”真的,海明威在死後20年依然在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,就像那個早晨一樣永恆不滅然而又曇花一現,那應該是個5月天,他隔着聖米榭勒大道對我說:“再見,朋友。”